乐山市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划(2020-2022)

来源:市科技局 发布时间: 2021-09-27 15:13     浏览量统计:
打印 分享到 :

科技服务业是指运用现代科技知识、现代技术和分析研究方法,以及经验、信息等要素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主要包括研发设计、信息交流、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科技文化、检验检测、技术咨询、知识产权、科技评估或科技鉴证等服务活动。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加快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是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的客观要求,是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科技创新引领未来,支撑产业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四川省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和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乐山市“十三五”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乐府发〔201724号),结合乐山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制定本规划。是未来三年乐山市指导科技服务业的行动纲领和政府引导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期为20202022年。

1、发展基础、发展环境及存在问题

1.1发展基础

1.发展势头良好,规模和服务主体数量不断增加

近年来,乐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已初步形成涵盖研发设计、创新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科技文化、检验检测、科技信息等全方位、多元化的科技服务体系。

1)研发设计:十三五期间,依托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国省市现有在乐科技资源,已建成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防晶体硅技术研究应用中心1个、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1个、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8个、引入“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影响评价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和“水力学与山区河流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分支机构两个;建成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省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企业技术中心37个、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个、市级以上院士(专家)工作站15个、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个、市企业技术中心17个、各类科技团体28个、各类新型研发机构12家。在硅材料研发、高纯金属研发、地质勘探勘察设计、水工设备设计、峨眉山珍稀植物保护等技术领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2)科技孵化:已建成国家科技型企业孵化器1家、星创天地2家,省科技型企业孵化器4家、众创空间2家、星创天地3家,市科技型企业孵化器4家,拥有孵化面积近1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300家以上产业规模,形成国、省、市三级科技企业梯度孵化体系。建成省级科普基地6个。

3)科技(中介)服务:已建成以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市科技发展中心、中科育成、高新盛泰、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代表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20家,从业人员数达到300多人,构建技术与企业对接的桥梁,致力于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已成为乐山科技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4)科技金融:乐山市现有各类金融服务机构总数116家,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32家、保险44家(寿险23、财险21)、证券期货10家、融资担保19家、小贷12家。银行业机构数量居全省前列。已有15家金融机构与乐山高新区企业建立全面合作关系。2019年乐山市成功创建为省级科技金融试点城市,乐山高新区成功创建为省级科技金融示范区,成立了乐山科技支行,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积极推进“园保贷”,仅2019年就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科技信用贷款1.7亿元。

5)检验检测:已建成国家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国家建筑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2家国家质检中心和四川省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省造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省小型农用机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省盐磷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省茶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乐山)5家省级质检中心,尚纬股份检测中心、永祥多晶硅分析检测中心、嘉华特种水泥研究院检测中心3家机构通过国家CNAS认证,综合检验检测技术能力位居省内同级质检技术机构的前列。

6)信息服务:已建成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为代表的科技信息服务机构63家,建成覆盖全市的科技扶贫在线平台12家,年提供信息服务10万条以上。

2.空间集聚特征凸显,业态发展各具特色。

截至2019年,在夹江,五通桥、犍为三个新型工业基地,初步形成了孵化服务、现代物流、研发设计、信息服务、科技咨询为主的服务载体积聚;在峨眉山市已初步形成了以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和智慧旅游为特点的服务载体积聚;在峨眉山市已初步形成了以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和智慧旅游为特点的服务载体积聚、在犍为—井研—沐川一带,已初步形成了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创业孵化、信息服务和现代物流为特点的服务载体积聚。

1.2发展环境

1.政府重视高度化

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科技服务业产业规模达到8万亿元,重点发展研究开发、信息服务、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科技咨询、科学技术普及和综合科技服务业9个领域。

四川省201637日,印发了《四川省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着力发展“七大领域”,实施“四大工程”。规模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科技服务业从业单位达到5万家,集聚国内外高层次人才12万人,科技服务从业人员达到100万人,科技服务业总收入达到5000亿元。

202066日,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构建“46”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2年,服务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体系不断健全,供给质量明显提升,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初步建成现代服务业强省,力争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达3万亿元以上的目标。

乐山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科技服务业的发展,20171229日,印发了乐山市“十三五”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实施服务业能力建设五大工程,打造服务业四大特色产业集群,重点提升研发服务水平、提升创业孵化服务水平、提升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水平、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提升检验检测服务水平,为乐山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2.业态发展多元化

当前创新创业生态已成为推动我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动能的重要力量,营造创新创业生态成为引领区域跨越发展的关键。科技服务业是创新创业生态中技术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的纽带,专业性、市场化的科技服务机构越多,科技服务能力越发达,标志着生态越成熟。当前科技服务业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研发创新平台、创业孵化中心、科技服务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第三方智库、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形式多样的服务主体不断涌现。

3.企业成长跃迁化

在新经济时代,企业发展呈现“创业企业—瞪羚—独角兽—龙”的跃迁式、非线性、爆发式成长路径,在科技服务业领域诞生出创新工厂、汇桔网、36氪、猪八戒网等一批爆发式成长的独角兽。场景取代传统实验室,成为新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场景是新技术产业的基础设施,吸引众多类型企业集聚发展、是新技术创新中心,是支撑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创新、是成就高科技独角兽企业的重要利器。

4.平台服务主流化

新经济时代的科技服务必将逐步向平台化、数据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互联网与科技服务产业融合程度逐步加深,对资源的组织能力越来越强,线上线下融合模式(O2O)、第三方云平台、服务外包/云外包、众创、众包、众筹等科技服务平台模式不断涌现,诞生了西安科技大市场、科集网等众多平台化企业。

5.服务手段智能化

数据化和智能化是科技服务未来发展方向,科技资源通过云服务方式,由静态、孤立的要素资源变成一种可在线、共享、交易的服务资源,随时在线可以实现调用、共享。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加速了科技服务融合,推动数据资源汇聚、整合、共享,实现科技服务资源数据标准化。在专利智能分析、智能投顾、专利智能撰写等领域,已涌现出若干智能化科技服务模式,诞生了墨丘科技、摩羯智投和文先科技等智能化科技服务机构。

1.3存在问题

1、总体水平偏低,现有科技服务企业规模偏少,主营业务收入偏低,对乐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有待提高。

2、服务机构专业化程度不高,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对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偏弱。

3、空间布局较分散,乐山市科技服务业除一总部三基地较为集中外,其余各县区的科技服务业载体集聚度偏低,空间布局较为分散,独立作战多,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少。

2、发展思路与发展目标

2.1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发展和双循环发展理念,抢抓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深入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等战略部署,坚持“创新引领、融合发展,区域协同、干支联动,优化供给、质效并重,深化改革、开放共享”发展思路,招引一批高端化、专业化科技服务资源,新建一批高水平的研发平台、孵化载体,启动实施乐山三年“543”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划。重点打造研发设计、科技金融、检验检测、知识产权、创业孵化5个科技服务集聚区,大力实施科技服务生态构建、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科技人才智力引进、高端品牌塑造和提升四大专项行动,加速培育品牌科技服务业、骨干科技服务业、高成长性科技服务业三支队伍,构建服务机构健全、产业链条完整、组织形式新颖、投入渠道多元、区域特色突出的科技服务业体系。

2.2基本原则

1、开放共享、协同发展。坚持以开放思维引入国内外领先的科技服务资源为乐山所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强化部门协同、市区县联动,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形成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合力。

2、市场导向、政府支持。坚持围绕市场需求发展科技服务业,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作用,提升科技服务业市场化水平;发挥政府方向引导、政策支持作用,营造良好的科技服务业发展环境。

3、重点突破,示范带动。聚焦科技服务业重点领域,做强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业态,发展高端环节;重点培育一批服务机构集中、资源集成、功能完备、产业集聚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形成辐射带动作用。

4、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应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整合科技服务资源,推动技术集成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积极发展新型科技服务业态,推动科技创新与服务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

2.3发展目标

2022年,打造结构优化、支撑有力、创新引领的科技服务体系,使科技服务业成为乐山建设四川创新型试点城市和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1、加快发展,壮大规模。2022年,全市科技服务类企业达到500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亿元以上,R&D经费占比达到1.2%,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0亿元,国、省级研发平台超过50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10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到3.0件以上,将科技服务业打造成为促进科技经济结合关键环节和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引擎。

2、集聚发展,形成特色。根据乐山市不同产业园区的发展特点和需求,加快以乐山高新区“一总部三基地”为核心的研发设计、科技金融、检验检测、知识产权、创业孵化5大科技服务集聚区建设,打造具有一定特色和影响力的科技服务业集群,建成互动频繁、联系紧密、运作高效的科技服务生态体系。

3、创新服务,塑造品牌。招引一批国内外的行业顶尖创业人才,积极创建“中国绿色硅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西部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晶体材料技术创新与检验检测双中心,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和孵化中心等机构,承接一批国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切实解决行业发展的疼点和堵点问题,支撑和引领行业发展。积极争创“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和“四川省数字经济发展集聚示范区”,培育一批主体功能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科技服务龙头企业和提供高端服务的科技服务机构,全力打造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乐山科技服务业品牌。

1乐山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目标(2020-2022

一级目标

二级目标

单位

2019

2022

综合指标

科技服务企业数

300

500

科技服务业主营服务收入

亿元

50

80

全社会R&D经费占比

%

0.93

1.05

规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

增速%

2020三季度为69.5

每年递增25

 

规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工资总额

增速%

2020三季度为25

每年递增12

重点领域

研发设计

省级以上研发机构

42

50

市级研发机构

20

28

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企业数

63

75

创业孵化

省级以上孵化服务平台

9

12

大学科技园

0

1

市级孵化器

9

12

孵化服务场地面积

万平方米

10

12

在孵企业(或团队)数

300

350

检验检测

省级以上检验检测机构

7

8

市级以上检验检测机构

98

100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15

20

万人有效发明专利

2.55

3.0

科技金融

科技金融融投资额

亿元

1.7

2

科技中介

科技中介服务企业

20

30

从业人员

300

400


3、产业发展重点

3.1集聚资源,提升研发设计服务

围绕乐山重点发展“4+1”现代工业、“8+3”现代农业和“2+6”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在乐山高新区、市中区、五通桥区、夹江县、犍为县、峨眉山市等现代产业集聚区重点布局组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引进一批大院大所、联合共建一批高水平的研发平台,承接一批省部级重点科技计划,提升研究设计能力,引领和支撑产业发展。

1.创新平台建设

1)“中国绿色硅谷”技术创新平台。围绕推进以光伏全产业链为重点的“中国绿色硅谷”建设,提升乐山硅材料光伏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的集聚辐射带动力,助推产业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目标,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有效整合硅材料产业政产学研用创新资源,建设以企业院校为出资、运营主体的西部硅材料光伏新能源产业研究院,集聚国内外硅材料光伏产业高端人才,组建高水平硅材料专家咨询团队,助力乐山硅材料光伏产业争创国、省硅材料光伏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和国家硅材料检验检测中心,推动行业内骨干企业主动融入国家、省发展战略,抢抓行业发展机遇,争取国、省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资源,为打造集“研发转化制造服务”为一体的光伏全产业链集群提供科技支撑。

2)“西部稀土”技术创新平台。乐山是中国西部稀土精深加工的重要基地,现有稀土加工企业7家,鼓励和支持乐山稀土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开展跨领域、跨部门、跨区域的创新合作,联合共建“西部稀土”技术创新平台,主要解决西部稀土产业发展中的冶金、萃取、应用等环节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在支撑和引领行业发展的同时,积极争创四川省稀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四川省稀土新材料重点实验室。

3)“应用核技术”创新平台。以中核高通公司牵头、联合乐山现有的585814909等核科研单位,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设备制造厂、红华集团等一大批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共建四川“应用核技术”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医用同位素提取实验堆、密封反射源实验堆等现有大科学装置的作用,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核动力、核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合作交流,积极发展民用核燃料、医用同位素、核电装备,带动应用核技术产业的发展。

4)黄金水道重点实验室:围绕“打造成渝黄金水道‘成都港,充分发挥安谷实验生态区效用,积极引入“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影响评价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和“水力学与山区河流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分支机构落地乐山,积极实施国家、省重点研发项目,促进水力学和山区河流开发保护领域的科技创新。

5)西南旅游大数据中心:启动西南旅游大数据中心建设,通过全市文旅产业数据资源汇集、挖掘分析、共建共享,实施我市数字文旅产业化、产业园区景区化、全域旅游融合化、消费体验科技化“四化”建设,打造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景区,提升我市旅游国际化服务水平。

2.大院大所引进

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鼓励和支持乐山区域内的企业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大、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合作,吸引一批高精尖科技成果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在乐山的落地与实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带动乐山产业升级与转型发展。

3.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充分发挥乐山境内现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围绕乐山“4+1”现代工业体系,“8+3”现代农业体系和“2+6”现代服务业体系,鼓励各类研发机构以合同、协定、条约为纽带,采用联合研发,协同创新等模式,针对性的解决中小企业换挡升级的技术需求问题,并借助各种研发项目的实施,帮助企业培养自身的研发队伍,提升中小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

专栏1拟建创新平台一览表

编号

平台名称

创建目标

1

“中国绿色硅谷”技术创新平台

积极争创国省级的“多晶硅技术创新中心”

2

“西部稀土”技术创新平台

积极争创四川省稀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争创四川省稀土新材料重点实验室

3

“应用核技术”创新平台

四川省应用核技术工程技术中心

4

“黄金水道”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分支机构

5

西南旅游大数据中心

省级服务平台

6

四川省燃气智能调控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环保非金属预制舱式变电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石油催化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稀土湿法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2提质增效,优化创业孵化服务

采用垂直孵化、新型孵化、跨境孵化等新模式,坚持专业化、体系化、品牌化发展原则,面向乐山高新区、市中区、五通桥区、犍为县、夹江县、峨眉山市等区域,重点布局建设一批创业孵化载体,提升孵化器的孵化和服务能力,通过重点打造品牌化的创新创业活动方式,营造本地创业氛围,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圈。

1.孵化服务载体建设

鼓励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乐山师范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以乐山高新区为核心,打造适合不同创新创业层次的孵化平台载体,形成全市双创动力源。以五通、犍为、夹江“三基地”和市中区、峨眉山市为两极,新建一批专业化的国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积极开展“孵化创投”、“互联网孵化”、“孵化教育培训”等新型多元孵化模式,支撑乐山全域的创新创业和孵化服务。

专栏2拟建孵化服务载体一览表

编号

载体名称

创建目标

1

“创新创业”大学生众创科技园

积极争创省级大学科技园

2

五通桥创新创业孵化园

积极争创省级众创空间

3

峨眉山创新创业孵化园

积极争创省级众创空间

4

犍为创新创业孵化园

积极争创省级众创空间

5

乐山绿创现代农业“众创空间 ”

积极争创省级众创空间


2.品牌塑造建设

围绕乐山市科技服务业现代化、数字化、智慧化的转型升级,鼓励和支持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围绕“中国绿色硅谷”、“应用核技术”、“西部稀土”等区域品牌,开展各种创新创业论坛、创业讲座培训、创业规划大赛、创业经验交流、创业项目推介等专题活动,不断培育和塑造具有乐山特点的创新创业活动品牌。

3.3主动布局,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以技术成果交易机构为主要载体,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模式、新路径、新机制,提升技术转移服务能力。

1.技术成果交易平台建设

紧紧抓住成渝“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机遇,深化乐山与成都、重庆、绵阳等地合作,联合构建“研发在成渝、应用转化在乐山”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鼓励和支持成渝双城经济圈内的行业龙头企业来乐山设立研发中心,科技商务合作中心,将乐山高新区建设成为成渝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主要承载区。以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乐山分中心、乐山中科创新育成中心、四川大学乐山技术转移中心、重庆大学乐山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为抓手,积极推动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2.技术成果转移服务载体建设

积极构建线上线下联动、横向纵向联通,以挂牌交易为基础、科技金融为助推、技术转移转化机构为媒介、高端技术转移人才为纽带,产业(企业)、学术界、科研、科技成果转化、金融、人才、政策、中介等创新要素融合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大平台,形成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开放多元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长效机制。

专栏3拟建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一览表

编号

平台名称

创建目标

1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分中心乐山工作站

国家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

2

四川大学乐山技术转移中心

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

3

重庆大学乐山技术转移中心

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

4

乐山中科育成中心

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


3.4整合资源,拓展检验检测服务

以乐山高新区检验检测服务集聚区为主体,打造特色检验检测服务集聚区,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推动检验检测市场规范发展,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检验检测体系。

1.特色检验检测服务集聚区建设

2家国家质检中心(国家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和国家建筑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和5家省级质检中心(四川省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省造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省小型农用机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省盐磷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四川省茶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乐山))为基础,重点建设硅材料,稀土新材料、高纯晶体材料、陶瓷材料、盐磷化工新材料等特色检验检测服务集聚区。

2.积极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

以国省级检验检测机构为基础,融合各类检验检测、分析试验、标准研制等检验检测平台,协同提供分析、测试、检验、标准、认证等全链条服务,统筹规划全市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检验检测体系。积极推进委托检测、技术支援、现场指导、服务联动的新模式。

3.推动检验检测认证市场规范发展

围绕“4+1”现代工业、“8+3”现代农业和“2+6”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需求,培育具有成渝双城经济圈影响力的检验检测认证认可与标准化机构。构建检验检测认证认可与标准化质量支撑体系,发挥互联网在质量技术基础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构建质量信用标准、产品标准、检验检测、质量溯源、质量保险“五位一体”检验检测质量服务平台,推动检验检测认证市场规范发展。

专栏4拟新建检验检测平台一览表

编号

平台名称

创建目标

1

硅产品检验检测平台

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

2

稀土新材料检验检测平台

国家认证CNAS实验室

3

四川省林产品质量安检测(乐山站)平台

省级检验检测平台

4

乐山市水环境模型与环境管理数据平台

市级平台


3.5引领示范,强化知识产权服务

以乐山高新区为重点,坚持“聚机构、建平台、塑环境”发展路径,进一步完善支持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配套政策,促进知识产权与科技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乐山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持续激发知识产权服务需求,不断强化知识产权服务与产业、科技、金融等政策的衔接,打造知识产权服务新格局。

1.知识产权高端机构与人才引进

加大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引进培养力度,鼓励本地综合性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业务多元发展,引进国内外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覆盖从研发到运用、从确权到维权、从运用到保护的全产业链服务。加快乐山市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2.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优化升级乐山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推进四川省硅材料产业专利数据库,四川省专利信息服务乐山市分中心建设,优化市场监管政务平台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功能,发挥心连心12315、市政务大厅市场监管窗口、科技金融工作站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功能,从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知识产权信息传播利用和知识产权培训、知识产权检索分析方面,为全市市场主体、行业协会、权利人提供快捷的知识产权服务。

3.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加快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完善涵盖司法、行政、仲裁、调解和社会自律的知识产权大保护体系。发挥中国(乐山)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作用,优化企业维权程序,强化一站式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与保护协作,整合纠纷调解、侵权分析、监测预警等多领域多环节服务资源,建立多元化、一体化、国际化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以乐山高新区为重点,坚持“聚机构、建平台、塑环境”发展路径,进一步完善支持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配套政策,促进知识产权与科技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乐山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持续激发知识产权服务需求,不断强化知识产权服务与产业、科技、金融等政策的衔接,打造知识产权服务新格局。

专栏5拟新建知识产权平台一览表

编号

平台名称

创建目标

1

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国家级平台

2

四川省硅材料产业专利数据库

省、市级平台

3

四川省专利信息服务乐山市分中心

省、市级平台

4

乐山市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

市级平台


3.6资本集聚,创新科技金融服务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整合优化科技金融资源,完善科技金融体制机制,创新科技金融结合服务模式,完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立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形成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良性互动,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

1.建立科技金融服务支撑体系。充分利用“乐山万连科技金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展企业融资信息发布、金融产品推介、技术交易等活动。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展科技型企业征信评级工作,与旅游、工商、税务、食药监、人社局等部门开展信息共享交流,按照“资源共享、共同推进、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持续开展信息共享交流合作,共同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工作机制,构建跨部联合惩戒机制,通过行业信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诚信乐山”,助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积极推广“天府科创贷”和“天府信用通”,努力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力争把我市建设为全省技术与资本要素最密集、科技与金融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带动形成新的产业业态和经济增长点。

2.促进科技型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强化与专业金融机构合作,积极开展上市和挂牌前的培育与辅导工作。推动科技型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规范财务制度,提升经营业绩,积极推动我市科技型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对接不同层次资本市场,力争新增1家科技型企业挂牌上市。

3.丰富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银行机构推出适合我市科技型企业的金融产品,在商业银行科技支行开展知识产权抵押贷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评估、交易体系,继续开展股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融资租赁等业务,到2022年为我市科技型企业累计贷款达2亿元。鼓励保险机构根据科技型企业特点,探索“政府信用商业信用专业保险经济服务”科技保险发展模式,为科技型企业、科研项目、科研人员提供全方位保险支持。

专栏6拟科技金融目标任务一览表

编号

任务名称

完成目标

1

科技型企业挂牌上市

2022年新增1

2

为我市科技型企业贷款

2022年累计贷款额达2亿元


3.7统筹兼顾,协同发展其他科技服务

围绕创新发展需求,大力发展科技咨询、科学普及与服务、综合科技服务业等科技服务业,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业产业体系。

1.大力发展科技咨询服务业

1)引进一批综合性、专业性科技咨询服务机构,重点扶持模式先进、资源聚集的科技咨询服务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提升科技咨询行业整体服务水平。

2)支持科技咨询服务机构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线上咨询、众包咨询等新模式,打造网络化、集成化、标准化科技咨询服务体系。

3)建立科技服务机构绩效评价标准,积极推进乐山科技服务业协会、服务联盟、综合性服务机构等的建设,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发挥其引导和辐射作用,带动各类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积极探索“政府支持社会投资市场化运营”机制,建立和完善服务支撑和技术应用支持体系。

2.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服务业

乐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双遗产和东风堰世界水利工程遗产,现有35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10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32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81家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具备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加大对郭沫若文化研究、三苏文化研究、乐山峨眉山旅游研究、跨喜马拉雅研究,有助于文体旅游,数字旅游、康养旅游、音乐旅游等新业态的发展。

3.大力发展科普服务业

充分发挥科学普及示范作用,支持有条件的科技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场所免费开放,开展公益性科普服务。引导科普服务机构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拓展科普传播与信息服务,发展科普文化创意产业,带动模具、科普展品等相关衍生品发展,打造特色科普品牌基地。

4.积极推动乐山科技服务大市场建设

通过政府引导、市场配置、模式创新、政策支撑、服务集成等方式,将乐山科技服务大市场建设成为全市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加速器、科技产业发展的助推器、科技资源统筹利用的聚变器,打造成立足乐山高新区、覆盖全市、辐射川西南、面向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科技服务资源聚集中心和科技服务创新平台。力争到2022年,平台引进科技服务相关投资10亿元以上,市场年服务总收入达5000万元以上。

专栏7拟新建科技服务平台一览表

编号

平台名称

创建目标

1

乐山科技服务大市场建设

争创国、省级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平台

2

乐山工业制造云平台

市级平台

3

乐山市科技资源数据库

市级平台

4

区域共享智能制造产教中心

市级平台


4、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4.1总体布局

按照“关联功能集中、产业专业集聚、土地集约利用、区域联动发展”的总体布局原则,构建乐山“一园引领、三区协同、多点支撑”的科技服务业产业集聚区。

“一园引领”:以乐山高新区为承载体,依托“总部经济、创新高地、现代新城”的战略定位,重点集聚研发设计、成果转化、孵化服务、科技金融、检验检测以及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型企业,成为乐山科技服务发展的引领集聚区。

“三区协同”:依托五通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重点围绕硅材料光伏新能源产业;夹江基地围绕应用核燃料产业、医用同位素产业、核电装备产业;犍为基地围绕先进装备制造业、医药健康等产业,主要布局孵化服务、信息服务、科技金融、技术咨询、成果转化等科技服务型企业,成为各具特色的区域协同发展区。

“多点支撑”:依托乐山现有高校、科研院所、文化旅游景区、乐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平台,围绕特色产业发展,主要布局孵化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文化、技术咨询、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科技服务型企业,成为“园区引领、区域协同”发展的支撑发展区。

1乐山科技服务业布局示意图

图示:红旗图案总部引领集聚区;多边形图案——三基地集聚区,灯泡图案—支撑点集聚区

4.2产业集聚区建设

按照“园区引领、三区协同、多点支撑”总体布局,重点打造研发设计服务、科技金融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和孵化服务五大科技服务集聚区。

1.研发设计服务集聚区

以乐山高新区“一总部三基地”为主要承载体,围绕乐山光电信息、先进材料、绿色化工、食品加工4个千亿级主导产业和数字经济、兼顾盐磷化工、冶金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发展需求,集聚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成果转移转化机构,新建具有行业重大影响力的“中国绿色硅谷”等国家、省级技术创新平台、高水平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国家“硅产品”检验检测平台;省级“西部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省级“高纯晶体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和省级高纯晶体材料检验检测中心,打造区域性研发设计服务新高地。

2.科技金融服务集聚区

以乐山高新区总部金融中心为基础,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创投机构、中介机构等金融资源进驻,建设乐山科技金融服务集聚区。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新模式、新路径,重点引进私募股权、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财务公司、互联网保险、信托、担保、第三方支付等机构,提供全链条、全周期科技金融服务,打造新兴金融产业集群,在重点支持乐山高新区发展的同时,兼顾三个协同发展区和多个支撑发展区的科技金融服务。

3.检验检测服务集聚区

7家国、省质检中心为基础,重点建设硅材料,稀土新材料、高纯晶体材料、陶瓷新材料、盐磷化工新材料特色检验检测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检验检测服务。

4.知识产权服务集聚区

以现有省市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为基础,面向乐山市各特色产业集群,逐渐形成涵盖代理服务、维权援助、信息利用、战略分析、交易运营等环节的服务产业链。引进具有国际资源、视野和国际运营能力的高水平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构建方便快捷、高效规范的“一站式”服务链条,打造服务功能齐全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区域性知识产权服务高地。

5.创业孵化服务集聚区

以乐山高新区为核心,打造适合不同创新创业层次的孵化平台载体,形成全市双创动力源,以五通、犍为、夹江“三基地”和市中区、峨眉山市为两极,积极发展围绕当地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和孵化服务。在市中区、峨眉山市高校资源集聚地,发展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的旅游商品、文化创意等创新创业,在其余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多点发展农产品网上营销、电商平台,助力创新创业。

5.重大专项行动

5.1科技服务生态构建行动

1.积极构建以平台为基础的数据驱动科技服务业

积极推动乐山“科技大数据平台”建设,形成覆盖全市的科技资源基础数据库。推动主要科技数据资源在全市的开放共享。积极探索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服务模式,为不同产业集群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科技资源共享、合作研发、协同创新、产品开发、中试孵化等全链条的服务。

2.加快建设以应用场景转化为重点的科技服务业

充分应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依托各类科技创新服务载体,整合开放公共科技服务资源,拓展一二三产业中科技服务应用场景,重点打造面向智慧生产、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旅游、智慧养老等领域的创造性应用场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提升科技服务业发展质量。

5.2科技服务企业梯级培育行动

1.初创型企业培育

初创型企业培育计划的重点是:每年遴选一批成长空间大、发展潜力优的优质科技服务型企业,纳入初创企业数据库,通过强化初创企业的动态管理和考核机制,实时关注初创企业的成长发展。并为其提供创业辅助、技术咨询、项目资助、配套扶持等服务,加速其成长。

2.瞪羚型企业培育

重点是实施科技项目支撑,增强其持续创新能力;加大对瞪羚企业项目的展示与宣传推广,助力市场开拓和品牌提升。积极提供科技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支持,增强投融资能力;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瞪羚企业负责人外出考察学习,借鉴创新发展、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助力其健康发展。

3.独角兽型企业培育

重点是积极开展独角兽、潜在独角兽政策需求研究,针对独角兽企业提供包含人才招聘培训、企业经营管理、政策咨询等“一对一”的专业化技术服务和上市辅导,重点加强项目建设指导、品牌塑造的辅导等服务。

5.3科技服务人才引培行动

发挥人才作为第一创新资源引擎作用,外引内培并重,重点打造品牌科技服务业、骨干科技服务业、高成长性科技服务业三支队伍,为乐山重点产业和社会发展提供才智支撑。

1.高端科技服务人才引进

健全柔性引才用才机制,深化“乐创”人才品牌内涵,加快乐山市“人才之家”和高层次人才创新园建设,设立“候鸟型”人才工作站,探索“周末工程师”、设立“特聘岗位”等做法,吸纳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按规定兼职兼薪、按劳取酬。支持企业等用人单位依托合作项目就地引才用才。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积极探索与成渝双城经济圈的人才交流合作,坚持招商引资工作与招才引智工作同频共振、一体推进,面向全球、全国招引高端人才。充分发挥高新区引领辐射作用,加大高端人才供给,深化科技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协作,促进竞争优势同构、产业集群共育。推动高新区布局建设全市战略人才高地,加快构建“总部基地”“研发制造”等人才智力共享模式。

2.本土科技服务骨干培养

重点实现本土人才培育计划,深化“人才之家”相关政策,配套完善培训条件和培训制度体系,依托乐山现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条件,有计划地开展常态化、规范化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乐山本土骨干科技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3.科技服务人员素质提升

采用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邀请高校导师、龙头企业高管、科技服务领域高级人才共同成立创业服务导师团,为创新创业团队、科技型企业提供形式多样的专题培训、技术辅导、专利指导、商业模式构建等服务。开展科技服务专项对接活动,收集、发布企业在资本、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科技服务需求信息,通过各种服务的演练,不断提升科技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能力。

5.4科技服务业品牌塑造行动

以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重点,重点对接成都、重庆、绵阳等科技服务业创新高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1.发挥联盟作用,支撑品牌建设

发挥乐山市科技服务业联盟优势,以联盟为载体,推动联盟内企业联合共建科技服务业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通过自主创新解决检验检测设备研发、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落地机制等科技服务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攻关。重点建设“中国绿色硅谷”、“西部稀土”、“应用核技术”等服务业品牌。

2.对接优势资源,推动品牌做大做强

精准链接成渝绵三地创新高地的科研机构、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组织,吸引研究开发、检验检测、技术转移等领域优秀团队与重点项目落地乐山。以常态化项目路演形式举办高端专场投融资对接活动,加深与国内一流科技服务业创新高地科技交流合作,联合举办论坛、峰会,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乐山科技服务业品牌,助推其发展壮大。

3.加强国际交流,打造优势品牌

发挥乐山海外人才智力资源优势,通过技术引进、合作转化等方式引进国外优秀科研项目成果落地乐山。围绕光电信息、先进材料、绿色化工3个千亿级支柱产业、医用核技术和数字经济等产业领域,举办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创新创业大赛,在全球范围内征集契合乐山主导产业发展导向的前瞻性、创新性科技成果与项目,吸引参赛者落户乐山。打造“中国绿色硅谷”、“西部稀土”、“应用核技术”三个创新、产业、创造新高地。

6.保障措施

6.1加强组织领导

把科技服务业发展纳入全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争取纳入到全市“十四五”国民经济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制订乐山科技服务业发展实施行动计划,将科技服务业目标任务争取纳入到全市目标体系中。以实施各类政府资助计划为引导,加大社会化、多元化投入力度,统筹协调解决科技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完善科技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推进重大项目。健全管理机制,理顺政府与科技服务机构的相互关系,逐步建立有利于科技服务机构发展的管理体系,建立各相关部门和各区、市、县的信息共享和交流机制,政府提供必要的公益性科技服务,把部分科技业务的统计、评审和监理等工作逐步委托科技服务机构完成,充分调动社会和市场的力量,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引导科技服务机构逐步形成产业。

6.2完善政策保障

从战略高度重视科技服务政策体系建设,形成法律定位清晰、政策扶持到位、监督管理完善、市场竞争平等的良好政策法规环境,明确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科技服务机构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组织制度和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分类管理的有效途径,形成按盈利机构和非盈利机构分类管理的基本法律规范与制度。贯彻落实国家和四川省鼓励科技服务机构发展的各项政策,对研发、设计、创意等科技服务企业,积极推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建立科技服务政府采购的财政专项制度,并确定市、县政府采购科技服务在本地科技产出和本级政府采购中的比例,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建立政府采购科技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对全市科技服务政府采购工作实施统一领导和监督。

6.3健全市场机制

抓住技术研发、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有序放开市场准入,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支持合伙制、有限合伙制科技服务企业发展。鼓励政府部门将可外包业务发包给专业服务企业,实现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开展科技服务业标准建设与推广,鼓励科技服务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实现优质服务的标准化、可复制和大规模市场应用。

6.4强化资金支持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拓宽融资渠道,构建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服务投入体制,一是积极争取对科技服务机构的财政资金支持纳入科技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中,争取每年有一定比例的经费扶持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二是优化财政资金的投入结构,严格规范其用途,建立项目投入的评估和考核体系,加强财政对科技服务业投入的监督和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加快发挥科技孵化基金作用,引导民间资本加入,扩大基金规模,培育孵化期企业成长,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探索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融资模式,拓宽担保、创业风险投资等投融资渠道,为解决科技服务业融资发挥更大作用。

6.5推动智库建设

建立开放的公共决策体制,聘请科技服务领域研究专家、产业发展研究专家、业内知名企业家、行业协会代表等方面人才,推进乐山市科技服务专家智库建设,为制定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等重大事项提供支撑。

6.6完善统计调查

依据国家科技服务业分类标准和指标体系,统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建立完善科技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组织实施。将本地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作为衡量全市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强化支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工作导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 下一篇:

本站网络实名:“乐山市科技信息网” "乐山市科学技术局"

Copyright(c)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乐山市科学技术局

四川省乐山市柏杨东路222号 电话:(0833)2443495 传真:(0833)2446971

网站标识码:5111000009 蜀ICP备20024330号-1 川预审 28BV-Z486-82TR-6XH8

备案图标 川公网安备 5111020200019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