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科技创新工作要点

来源:市科技局 发布时间: 2022-05-11 16:37     浏览量统计:
打印 分享到 :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全市科技工作要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市“两会”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扣“旅游兴市、产业强市”发展主线,聚焦市委“345”工作思路,围绕“重大产业项目攻坚年”经济工作主题,办好乐山科技创新“十件大事”,落实促进科技创新“十条政策”,夯实创新基础、提升创新实力,加快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为四川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贡献坚实的乐山力量。力争全市R&D投入强度达0.95%,技术合同交易额超过4.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超过700亿元

围绕上述目标要求,聚焦聚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抓好全省区域创新体系的共建和融入

争创省级创新型城市。制定《乐山市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明确重点任务和时间进度,逐年提升乐山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融入全省市(州)创新工作联系机制,加强对县(市、区)科技创新工作的动态监测,启动国家、省级创新型县(市、区)争创培育工作。

融入成渝地区创新协同。制定科技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工作计划,深入落实“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融入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推动对外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创新平台共建,科技信息共享。建强国家西南技术转移中心乐山分中心,加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创新创业联盟,深化与重庆武隆区科技局科技合作。落实与中科院成都分院《“十四五”全面科技合作协议(2021—2025)》约定事项,持续做靓“乐山中科合作”名片。

加快建设四川高新技术产业带创新基地。制定《四川高新技术产业带创新基地(乐山)建设工作方案》,共建成德绵眉乐高新技术产业带。围绕4+5+5”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布局建设国、省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加快国家晶硅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总数达到135家;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总数超过200家,科技型企业总数超过500家,力争培育省级瞪羚企业(技术先进性服务企业)1家。

二、推进落实科技创新“十件大事”和“十条政策”

办好科技创新“十件大事”。坚持把推进落实科技创新“十件大事”作为市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督查督办的重点内容,实行一件大事、一个工作方案、一个工作专班,形成领导有力、责任明确、推进有序的工作机制,制定2022年“十件大事”推进工作计划,按季度列出详细的工作安排,实行“季度督进度、年底督成效”,督促推动“十件大事”落地见效。

出台实施《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十条政策》。为营造一流创新生态,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实施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十条政策,在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科技型企业、建设科技园区、提升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促成科技合作、推广使用创新券、推动成果转移转化、建设技术转移机构、激发人才活力、保护运用知识产权十个方面,真金白银激发创新活力。

三、抓好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和培育

加快建设产业创新平台。瞄准晶硅光伏、民用核技术等重点产业方向,争创或参与创建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新申报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家以上。制定乐山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十四五”发展规划,着力加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评价管理、优化建设布局,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行业服务能力。加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建设力度,争取更多国字号孵化平台。

推动乐山高新区创新发展。深入推进落实国、省促进高新(园)区高质量发展意见精神,推动出台贯彻措施;支持高新区参与西部科学城“一城四区多点”建设,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做强主导产业,推进国家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园区建设、支持高新区承办第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支持高新区加快省科技服务业集聚区-乐山科技服务大市场二期、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推进乐山高新区提质升位。

优化提升国家农业科技产业园区。深入推进“100+N”开放协同体系建设工作,开展“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成果“进园入县”西部推荐会。编制《乐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十四五”发展规划》,推动农业科技园区调整优化、提质增效,促进农业科技园区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融合发展。启动国家及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培育,推进星创天地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园区企业培育管理,实施“百企百员”农业科技服务员工程,推进农业科技金融服务进企业,引导支持园区企业牵头或参与申报科技计划项目10项以上,园区年产值100亿元以上。

四、抓好产业创新发展的科技支撑和赋能

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项目为牵引、整合优势资源,实施硅材料及光伏产业绿色发展关键技术、微纳粉体材料、特种橡塑应用等省级以上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50项以上。引导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应用技术研发活动,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00项以上,其中产业关键共性攻关10项以上,带动全市R&D投入总量达到20亿元,推进主导产业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大力实施“天府科创贷”,引导银行、基金加大对重大创新项目和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

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进一步完善成果转示范机构、示范企业、示范项目全方位体系建设,力争新增省级成果转化示范企业3家,实施成果转化示范项目5项。积极组织技术成果供需对接会和科技金融银企对接会。围绕晶硅光伏等重点产业,加大与省内外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通过实施成果转化示范工程和国际合作项目,转化应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大创新产品培育,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加快建设“中国绿色硅谷”创新基地。制定《乐山“中国绿色硅谷”创新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参与共建长江上游绿色低碳产业创新发展带。开展晶硅光伏全产业链技术创新,编制《乐山市晶硅光伏产业技术攻关路线图》,瞄准行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需求,设立市级晶硅光伏重大科技专项,支持行业领军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承担省晶硅光伏重大研发专项。提升晶硅光伏产业创新平台能级,启动四川省晶硅光伏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创建工作,推动西部硅材料光伏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建成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加强五通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推动五通桥建设“中国绿色硅谷”承载核心区。

五、抓好民生科技服务能力提升

强化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提质扩面“四川科技兴村在线”,指导新建3个县级分中心,壮大专家、信息员队伍,充分运用平台的专家服务、技术供给、产业信息、供销对接等服务功能,全年实现在线服务6000次以上,推进科技项目、人才、技术、科普进村入户。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探索科技特派员与农业科技园区企业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对挂钩的服务模式,有针对性地解决或协调产业发展技术难题,形成长效帮扶机制。

科技赋能推动绿色安全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绿色低碳转型。围绕生物多样性、中药材深度加工、有效成分提取和检验检测、生态保护、城乡有机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特色农业资源发掘等,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开展深度合作,鼓励市内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等参与高水平科技合作,增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中支持开展安全生产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示范,促进安全生产科技进步,通过科普宣传活动,多方位宣传普及安全生产科技知识。全面落实科技领域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坚持做到“三管三必须”,把两项工作同科技工作同部署、同推动、同考核。制定《安全生产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主题、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底线思想和红线意识,加强对全市科技系统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综合运用通报、约谈、警示、曝光等有效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做到实处。

强化拓展科普工作。加强省级科普基地建设,引导支持现有省级科普基地加强基础建设和能力提升,充分发挥区域性、行业性示范带动作用,服务公众科普需求,力争新培育省级科普基地2家以上。增强省重点实验室、市科研机构等科技基础设施和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科技创新基地等的科普功能,加大开放力度。加大科普活动力度,组织好科技活动周、科技三下乡、科普活动月、科普宣传日等活动,参加全省科普讲解大赛、优秀科普作品评选,综合提升全市科普工作能力水平。

培育创新文化氛围。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组织好市级科学技术奖表扬,充分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科技舆论阵地引导和建设,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示范引领作用,参与共建全省科技宣传媒体矩阵。解读科技创新重大方针政策,挖掘科技创新发展中的典型事例、典型人物和典型经验,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六、抓好科技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完善

深化科研项目和经费改革。改革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探索实施技术攻关类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制度。修订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在技术路线和经费调整上更大自主权,探索开展市级科技项目验收组织方式改革试点。推进科技“放管服”改革,贯彻落实科研人员减负行动。进一步加大向上争取转移支付资金力度,提升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因素指标对县(市、区)创先争优考核权重。

深化科技监督和科研诚信建设。强化科技监督与诚信制度建设,制定《乐山市科研诚信管理实施细则》、《乐山市市级财政科技计划监督工作暂行规定》等规范文件,健全科技管理全过程监督体系,完善科研诚信管理和科技监督工作规程。加强与省科技厅、市(州)科技局在制度规范、能力提升、联合惩戒等方面的协作,共建省市贯通的科技监督格局。持续推进“三评”改革,全面加强科研诚信、科研伦理和作风学风建设。

推动科技改革试点落地。全面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和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前非资产化管理改革试点和成果转化经纪人试点,调动成果转化各方积极性,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模式,提升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七、引进培育科技人才

聚焦高端人才资源招引。推进院士(专家)乐山行,摸底全市企事业单位技术发展合作需求,借力省两院院士服务中心,邀请亟需专业的院士(专家)来乐调研考察,促成科技合作项目落实落地。加强创新协作,持续跟进服务已开展合作的院士(专家)人才和企业,谋划筹办晶硅光伏产业发展高峰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为我市双碳目标下优势产业发展、“中国绿色硅谷”建设打造全球晶硅光伏产业投资首选地等方面出谋划策。

持续开展外专引智。做好外籍人才特殊支持政策宣传和解读,常态化征集国(境)外高端人才引进项目和引智成果示范推广项目需求,力争外国专家引进数量特别是高端人才引进实现突破,实施天府高端引智计划项目3项以上。鼓励和指导乐山师范学院申报四川省外国专家引才引智基地备案建设项目。

聚焦本土人才培养。积极跟进全省高端人才工作创新发展相关工作部署,在全市范围内推动组建高端人才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重视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挖掘和指导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申报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和青年创新团队培养计划。实施人才培育项目,组织实施“嘉州科技领军人才”“嘉州创业领军人才”“嘉州科技菁英”市级人才计划,培育和储备一批优秀人才,择优推荐申报省“天府青城计划”“天府峨眉计划”,争取申报国家创新人才项目。

八、加强和完善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加强科技系统党员干部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上的政治自觉。坚持运用好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奋进新征程、谱写新篇章。坚持推进科技行业党建工作,建设模范机关,以政治引领、政策宣贯、能力提升为主要职能,以高质量机关党建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与科技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全面加强能力建设。科技系统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加强经济、时事、历史、科技管理等多方面知识,持续提升谋事干事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加强新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宣传和贯彻落实。必须坚持讲担当重实干的导向,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先进单位评选表扬,激励干部在一线担当实干,提振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精气神,营造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

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主体责任。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从科技项目立项、经费分配、项目验收等关键岗位和重点领域廉政风险点入手,优化风险防控措施,完善工作制度机制,坚决杜绝腐败滋生。坚决落实“八个突出、八个严防”,共同亮明喊响工作底线和红线,狠抓机关效能建设,坚决破除按部就班、得过且过观念,切实增强紧迫感、压力感。加大检查督查力度,营造公平公正的科技创新环境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 下一篇:

本站网络实名:“乐山市科技信息网” "乐山市科学技术局"

Copyright(c)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乐山市科学技术局

四川省乐山市柏杨东路222号 电话:(0833)2443495 传真:(0833)2446971

网站标识码:5111000009 蜀ICP备20024330号-1 川预审 28BV-Z486-82TR-6XH8

备案图标 川公网安备 51110202000199号 网站地图